下次出國,早想好要去荷蘭的─小小的國度,休它十天半個月的假,應是能重點式的玩個透徹!挑4、5月成行,那是因為庫肯霍夫(Keukenhof)的花展正是時候,姹紫嫣紅的鬱金香怒放成海,必定美不勝收,然後再走一趟哈克馬(Alkmaar),好見識見識乳酪市場的交易情形和重達20公斤的高達(Gouda)乳酪。

到了鄉村,我定會騎著單車隨處亂晃,去看密佈的運河、拜訪招搖的風車,體驗不一樣的異國風情;進了城市,也絕不會錯過梵谷美術館(Van Gogh Museum)裡那支插滿向日葵的花瓶,以及走累的時候,坐在Grand Café,悠閒地看著熙來攘往的人群…。

只是最近我又開始不這麼想了!荷蘭依舊在我的口袋名單,但京都優先─因為30歲了,所以知道如果要再去日本,嘈雜與流行的東京不太會再吸引我,所以京都優先;因為嚐了一口從京都帶回來不甜不膩的抹茶紅豆麻糬,嘴裡真實的滋味更勝想像中的乳酪,所以京都優先;因為讀了舒國治《門外漢的京都》,舉凡食衣住行甚而山水風景,無處不著墨、著墨後淺嚐即止,反留給讀者無限想像,這就令我更想讓京都優先了!

要去京都,當然得做行程規劃。旅遊書上多得是依旅人停留天數所安排好的觀光景點;舒氏則不同,他只提出:「交錯性質相同的地方」,以免一天下來看了太多近似的東西,讓感覺變得麻木,以及「跳躍式的跨區移動」,如此較易對京都的地理環境有概略式的了解等兩大原則,其餘的枝枝節節便是再多也沒有。

抵達了京都,上哪兒去好?旅遊書上寫滿邂逅京都之美的18首選,春櫻、紅葉、山水庭園、京懷食…,琳琳總總、不及備載,這些公認的極致,讓初來乍到京都的新手非得按圖索驥、逐一體驗不可。只是若人人皆照表操課,那麼這種制式化的旅遊還有什麼樂趣可言?

於是舒氏為文京都的雨天,在嵯峨大覺寺旁的亭子裡,天地寂靜、空氣清新,原是惱人的雨竟讓人不覺任何不耐,這種「天氣旅遊法」,旅遊書上至今未見。舒氏又寫京都的長牆,一路到底、曲折後又無窮盡,襯得平淡無奇的小路成古意幽徑,月光下倚牆漫步,頗有尋尋覓覓之感,此情此景,旅遊書上亦遍尋不著。不能免俗地,舒氏也談京都的吃,飯桌上的青菜總是太少、店家提供的料理旦偏專精不求全面、嚐京果子要用虔敬的心情…,凡此種種,背後都有一番因著對日本歷史、文化的了解而說得出所以然的道理;不像旅遊書上,對於食堂的介紹總是千篇一律的交待「…週六營業11:00~19:00…櫻庭限定聖代¥987…」。

偌大的京都、穿越時空迄今,讓落花水面皆有可賞玩之處;然而一旦一頭栽進、入渾然忘我之地步,恐怕時間再多也不夠遊歷,故京都之遊覽要訣,在於不可專注徘徊於某樣事物。例如公園野餐,蘋果、麵包用畢即可,切莫再想來一瓶紅酒、幾片cheese,「錦上添花」的結果只會壞了野餐的簡單美好;又例如挑選清水燒,旦求5分鐘隨意掃目,因為5分鐘裡若不可得喜愛之作,就算埋首5個鐘頭也是枉然;寺院參看也是如此,有時站在門口遠望便能想見庭院深深的清寂寥籟,神遊於美景之延展或建物之佳廓,往往勝過登堂入室的仔細凝視─所以舒氏才說要當個京都的門外漢,道理便在於此。

倘若對於如何漫遊京都均已瞭若指掌,那麼就真的可以直線通行、京都優先了!只是舒國治的這本《門外漢的京都》我想我還是會帶著一起─不僅因為可以作為旅途的參照,更因為它是一本絕佳的旅遊文學─雖然那簡潔深刻的筆觸與滿腹的經歷,是無論如何都教我模仿不來的。

 

書名:《門外漢的京都》

作者:舒國治

出版社:遠流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ppos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