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刊登於《台灣教會公報》

鼓茶樓4.jpg

跟著台南人的日常踅菜市、吃小吃,如此一來,和台南的距離似乎又拉近了些。如果覺得這樣好像還是有點膚淺,能立馬惡補台南古往今來的地方也有,而且地點就在菜市場和美食街附近。

水仙宮市場

水仙宮市場1.jpg

水仙宮市場,因市場內的水仙宮得名,裡頭主祀海神水仙尊王,實因早期往來台灣與中國需靠船隻渡海而行,而海象變化莫測,因而供奉水仙尊王祈求海上平安。目前水仙宮內供奉的水仙尊王有夏禹、奡王、項羽、伍子胥、屈原等五位,皆因其生平與水有關。而建於1823年的水仙宮,歷經多次重建與整修,已列為三級古蹟。

水仙宮市場2.jpg

古蹟聽起來死氣沈沈,不過早上的水仙宮市場可是活力十足。雞鴨魚肉肥美鮮腴,青菜水果繽紛飽滿,乾貨熟食琳瑯滿目,惹得逛街的人垂涎欲滴,欲先下手為強,卻又在這攤和那攤之間猶疑不定,迸發選擇障礙。

水仙宮3.jpg

水仙宮4.jpg

網路美食家們推薦古早味油飯、海產麵、七十年餅鋪…,都是屹立不搖的老攤,或許可以給迷失在茫茫攤商中的觀光客指引迷津;若想嘗鮮,還有日本料理可以期待,現切生魚片、當場炙燒的握壽司,成為另一種選擇。

生氣勃勃的水仙宮市場只限早上,下午再來,曲終人散,只剩廟口還在自言自語的收音機、邊看報紙邊顧攤的青草茶老闆,還有敲著蛤蜊、為明天生計準備的小販。

國華街三段

從水仙宮市場沿著民權路往西門路,會先看到橫在眼前的國華街。提到國華街,就不得不提它在台南美食小吃的地位,因為「保國衛民」的美食口訣中,「國」指的就是國華街。

這裡是美食的一級戰區,知名的割包、碗粿、小卷米粉、春捲、蚵仔煎…全都在此匯集,至於誰是難波萬?答案不一而足,因為能在這條街上站穩腳步,代表都有真本事,而每家店也都各有擁護者,只能說這裡是老饕的天堂。

國華街3.jpg

國華街2.JPG
國華街知名的砂鍋魚頭。

成排的美食、人群的流動、緩慢的悠閒,讓日本雜誌《BRUTUS》將國華街的街景當成封面,放在2017年出刊的台灣特輯上。雜誌一出,引起網路兩極評價,有人覺得照片十分具有台灣味,有人卻覺得突顯出台灣的老舊與髒亂,不過在日本人眼中,國華街這種充滿活力的街頭與日常的生活感,正是台灣最有魅力的地方。

國華街1.jpg
一路延伸不見底的美食招牌和悠閒的人群,成了《BRUTUS》雜誌的封面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附帶一提,國華街三段與民族路交叉口,若到了農曆年前後,附近的普濟殿會搭起牌樓,高掛各式彩繪花燈,剎時五顏六色的花燈猶如燈海隧道,齊力綻放,堪稱台南最美的燈會。

國華街4.JPG
普濟殿燈會已成近年來台南過年的熱門景點。

永樂町鼓茶樓

接下來要去的地方,是位在宮後街的永樂町鼓茶樓。宮後街,顧名思義,是位在水仙「宮」「後」面的「街」。此街在清代是連絡大西門城內、城外的要道,尤其當時五條港商業活動興盛,宮後街是一條十分熱鬧的街市。日治時期的宮後街劃入永樂町行政區,而當時的永樂町是集商業、娛樂於一身的耀眼之星,連三大酒樓之一的醉仙閣也在這條街上。時光流轉,曾經見證時代風華的一條街,後來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。

鼓茶樓1.jpg
宮後街從清代就存在,是台南市最短的一條街。

目前由十鼓文創進駐的永樂町鼓茶樓,是一棟超過140年歷史的老房子,它的前身是「金物許池丰」打鐵鋪。自2018年開幕以來,十鼓文創以台語「答嘴鼓」的形式演繹在地歷史文化,並且提供台南有名的料理點心,讓觀眾邊看戲邊用餐,五感同時得到滿足。

鼓茶樓2.jpg
牆上的打鐵器具,昭告老房子的身世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鼓茶樓3.jpg
建築採三進二落格局,上方還保留舊時天井。

鼓茶樓6.jpg
外形渾圓、中間空心的椪餅是早期台南婦女坐月子滋補身體的聖品。

近期「答嘴鼓」上演的戲碼是「神與藝陣」,這是因為台南有「眾神之都」的稱號,宮廟多,各式文陣與武陣更是盛行,也因此,正統媽祖廟之爭、兒童守護神七娘媽…等流傳台南的故事被搬上舞台。演員們除了有演奏樂器的硬底子,說學逗唱也樣樣行,時而下台與觀眾互動,逗得大夥合不攏嘴。

鼓茶樓5.jpg
表演者下台與觀眾互動,更添臨場感。

茶餘飯飽後進入導覽時間。二樓展示台南及這棟老房子的前世今生,老照片和古文物都讓過往雲煙彷彿歷歷在目,當然風土民俗的解說也不能少。除了嘗美食,若要進一步認識台南,這裡絕對是地方。

鼓茶樓7.jpg
二樓有豐富的文史資料和詳盡的解說。

arrow
arrow

    hippos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