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刊登於《小日子》2020年3月號)

門口2.JPG

文、攝 林曉盈

臺南東區和煦的午后,門口的暖簾隨風輕擺,店主人小温正專心為自家種植的花生剝殻,雅晴則是忙著為客人結帳,這是小温蔬菜坊在水仙宮市場三年後的新落腳。這間位居巷弄、已荒廢二十年的老屋,在深具設計背景兩人的改造下,變身簡約樸質、提供有機無毒蔬果的能量屋。

一開始兩人在市場只賣爸媽種的菇類,因為品項少,加上是新進者,有時一天只有一、兩位客人。好在附近的攤販會在收攤時「交關」(臺語:捧場),溫暖的人情幫助他們渡過那段難熬的時光。一路摸索,後來他們增加了蔬果的種類,定位上也慢慢轉為有機無毒。

「最主要是營業時間,那裡是早市,常有客人問我能不能下午取貨?但真的沒辦法!」雅晴苦笑說著離開市場的原因。「如果能有一間自己的店,時間長一點、項目多一點、有空間可以做更好的運用就好了!」這樣的念頭下,小店於焉成型。

蔬菜坊,踏進門,目光所及的玻璃冰箱是這家店的靈魂所在。透明的收納盒,將作物整齊擺放,採購者除了可以一目了然,供應的農友與產地也一併附上,讓人清楚食材來源,安心感油然而生。拉開抽屜,葉菜身上蓋著溼毛巾,避免水份流失;利用紙條或棉繩分裝捆綁,盡量做到裸裝,不但去除多餘包裝,也感受到兩人對土地恩賜的悉心呵護。店內也不提供塑膠袋,「開店最大的改變是減塑這件事,以前在市場曾經向客人傳達『不免費提供塑膠袋』,但很難執行。」雅晴無奈的說。開店後情況大不同,「用過的果套、棉繩,客人也會再帶回來給我們重複使用。」

幾乎棵裝的菜.JPG

根莖區.JPG

店內的大木桌搭配牆上的街景畫,以及懸吊著的暖色光,是手作課和農友分享會的好地方。遇到週末供餐日,客人也可以坐在這裡用餐,「小溫本來就很愛煮,只是以前一直都沒有機會表現!」雅晴笑著。這麼一來也能解決不受消費者青睞的醜蔬果問題,「不過要先預約,就算備料也不會太多,畢竟過多就是一種浪費。」小温補充。

講座暨用餐區.JPG

重視細節的他們,生活裡處處留心,就連外送提袋也不例外─外層是自己設計、絹印的紅蘿蔔圖案,材質則是廢材再利用的防水袋,雅緻與實用兼具。

外送袋1.JPG

外送袋2.JPG

生活是自我的展現。開一家店也是,是為了生活,也是信仰的實踐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ippos77 的頭像
    hippos77

    我寫,故我在

    hippos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