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2847s    

這學期開始,哥哥的老師規劃了一個名為「說故事小勇士」的活動,要全班同學輪流上台說故事。這件事在班親會的時候,老師曾向家長們提及,目的是希望能藉此訓練孩子們的口語表達及台風,不過等到真正執行,已經是開學一個月以後的事了。

在眾人面前說故事,勇氣當然也很重要,不然怎麼會取作「說故事小勇士」?不過據哥哥的說法,老師在上上週要排定小勇士上台的先後順序時,每個人可都是高舉雙手、躍躍欲試地很,想來可能是大家認為說故事是一件簡單的事,因此不足為懼吧,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勇氣不勇氣了。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測。

由於哥哥上台說故事的順序是第二週,因此「我們」還有一週的時間可以準備。是的,是我們。在上台之前,我必須先和孩子討論出一本他喜歡的書,作為上台講述的材料,然後再依據他對故事的熟稔程度,決定練習的次數,以便在台上表現最好的自己。

對於幼兒園的功課,我們大多輕鬆以對,我只想要孩子在這個階段盡情跑跳、玩耍,不想作業佔據他太多時間。唯獨這次說故事的活動,我賦予它特別的意義,因此格外重視。

言歸正傳。為了上台,首先,我們得先決定說什麼故事。我不打算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找書,只想就手上現有的來挑,於是屬意兩本,一本是《鵝太太的好主意》,另一本是《超神奇牙膏》。前者饒富人生哲理,劇情重複性高,讓孩子在記憶故事情節上較不費力;後者的內容貼近生活,卻又富涵想像力,劇情出乎意料又令人噴飯,應該很能把觀眾逗樂。於是一天一本,我們花了兩天的時間把這兩本書講完,之後問哥哥喜歡哪一本?《鵝太太的好主意》雀屏中選。

選好書之後的一兩天,媽媽擠不出時間看「鵝太太」一眼,於是這件事便被暫時擱置。等到我得空了,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「鵝太太」再重新講一遍。「為什麼又要講這本?」聽了這本書不下三遍的阿迪,對於「鵝太太」最近頻頻現身故事名單大惑不解。「哥哥你自己說~」媽媽要哥哥說明原委。「因為我要在班上講這個故事給同學聽啊!」哥哥解釋。經由自己的口對外確認,我想更能加重哥哥對這件事的責任感。而一經說明,阿迪這才豁然開朗。

短期內聽了兩次《鵝太太的好主意》,哥哥對故事內容應該很熟了吧?於是隔天就改由他主講、我跟阿迪在一旁當聽眾。因為是邊看書()邊講,所以內容不致出什麼大錯,不過在某些小細節上(例如一直用代名詞來指稱主詞,容易造成聽者在人物上的混淆),媽媽會特別提醒他。

說到練習,其實所花的時間並不長,前後大概十分鐘左右。雖然我想讓他體驗努力付出後所嚐到的果實有多甜美,不過畢竟是生平第一次,也不想用緊迫盯人的方式壞了他對這件事的胃口。

這個星期一晚餐過後,我們又練習一次,但這次沒有書可以翻了(哥哥把書帶去學校交給老師了),因此只能全憑記憶。記憶不是個可靠的傢伙,於是講到一半,哥哥也會突然忘了登場人物要拿什麼東西和「鵝太太」交換;忘了也沒關係,至少媽媽很可靠,是個自動提稿機,會自動提示接下來的劇情。阿迪呢,阿迪去哪兒了?這故事已聽了太多回,開頭坐了沒幾分鐘,他就自顧自地去別處玩了。

星期二中午哥哥放學回來,一進門,我便興沖沖的跟他說,家裡有些現成的小道具,問他星期三上台時要不要邊說邊演?哥哥一聽,欣然同意,一點都不排斥,讓後續的加料動作變得順理成章。在這件事情上,哥哥的態度並不主動積極(主動積極的人是媽媽),但是只要媽媽提議了,多數時候他不推託、不逃避,接受度很高。例如練習時,有時句子的重點沒有說出來、或者句子說得不夠順暢,我便會示範一次,再請他跟著說,這時他大多半能順應要求,馬上再來一次。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,要求的次數必須適可而止(其實我的好球帶也很寬),若是超過他的忍受限度,他便會反問:「這句剛剛說過了,為什麼還要再說一次?」。話裡沒有不耐,單純的疑問而已。

由於已是上台的前一天,必須好好地臨陣磨槍才行,因此唯有這天,我們在中午、晚上吃完飯後各練了一次,而且真的是拿著小道具荷槍實彈演出(是要去打仗嗎XP),其餘有練習的日子,都是一天一次而已。所以前後算一算,哥哥總共也才練習了四次,連五根手指頭都不到,反而是我,光是這個「鵝太太」的故事,就說了兩次。

在這件事裡,我清楚知道自己應該扮演的是「輔助者」的角色:幫助他了解故事內容、選定故事、怎麼樣把故事說的流暢易懂,這些工作對我來說一點兒都不難;比較難的地方在於,媽媽常常會不自覺得進入「監督者」的角色,拉高了說故事的標準,因此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切莫逾越界線。

星期三早上,送孩子進教室後,本想為哥哥留下說故事的影像記錄後便離開,沒想卻陰錯陽差的成了當天所有上台說故事小勇士的攝影師了。至於哥哥在台上故事說的到底如何?呃,聲音清楚適中,速度不急不徐;道具雖有現身,但急著像要趕場似的;台風還算穩健,故事也有始有終,作為第一次上台,可以了。

DSC02844s  

回家的路上,我問哥哥覺得自己表現如何?「我覺得滿不錯的!」哥哥一付小大人的口氣。「我覺得你表現的很棒!」媽媽沒有忘記要給他一個讚美。「那如果下次老師還要你們上台講故事,你還要參加嗎?」媽媽想確定這件事帶給他的,是不是真的是正面經驗較多。我們騎在車水馬龍的市街,路上喧鬧嘈雜,然而哥哥嘴裡的「還要啊!」三個字卻聽得再清楚不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ppos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